黟坑桥亭次以文韵二首 其一

擢笔题高柱,披襟挹好风。
剖瓜苏渴客,采药识仙翁。
飞鸟连云白,幽花点水红。
相从问归路,疑误入崆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山间休憩的惬意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奇幻色彩。

前两句写诗人在桥亭乘凉的场景:他高高举起毛笔在柱子上题字("擢笔题高柱"),敞开衣襟享受清凉山风("披襟挹好风"),两个动作透露出文人雅士的潇洒自在。

中间四句用两组生动的画面展现山间见闻:先是切西瓜给口渴的旅人解暑("剖瓜苏渴客"),又遇见采药的老人仿佛神仙("采药识仙翁"),把日常小事写得充满仙气。接着用"飞鸟连云白,幽花点水红"勾勒出鲜明的山水画卷——成群的飞鸟融入白云,岸边野花倒映水中泛起红晕。

最后两句突然转入奇幻:当诗人询问归途时("相从问归路"),竟怀疑自己误入了神仙居住的崆峒山("疑误入崆峒")。这个巧妙的结尾把普通的山行升华成仙境漫游,让人感受到诗人陶醉山水、物我两忘的愉悦心境。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短视频:既有"切西瓜""采药"的生活镜头,又有"飞鸟""山花"的自然特写,最后用"迷路疑入仙境"的戏剧性转折收尾,把平凡旅途写得妙趣横生。诗人通过细腻观察和丰富想象,让我们看到了宋代文人眼中既真实又浪漫的山水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