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林巴陵

汉西门上月华流,沣浦湘君玉佩游。
借问仙凫何处远,白云飞满洞庭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洞庭湖畔的梦幻景象,充满了神话色彩和悠远的情思。

前两句"汉西门上月华流,沋浦湘君玉佩游"像电影镜头般展开:汉江边的城楼上,月光如水般流淌;在沋水与湘江交汇处,仿佛能看到湘水女神佩戴着玉佩在月光下漫游。这里用"玉佩游"的叮当声,让无声的月光有了清脆的韵律感。

后两句"借问仙凫何处远,白云飞满洞庭秋"转入抒情:诗人遥问神仙乘坐的飞鸟去了何方,只见洞庭湖上白云翻飞,与无边的秋色融为一体。这里的"仙凫"暗指友人远行,"白云"则象征着绵长的思念,将离愁别绪化入壮阔的湖光秋色中。

全诗妙在将现实景物与神话传说交织,月光、女神、仙鸟、白云等意象共同营造出空灵飘逸的意境。看似在写景,实则通过洞庭秋色寄托对友人的牵挂,把人间情谊写得仙气飘飘,展现了唐代诗歌特有的浪漫气质。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