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同刘同年判簿登苏山
攲眠困萧寺,晓视天宇晴。
细马金盘陀,路出东南城。
狞飙碾花作红埃,十里八里青松栽。
云埋塔影铃铎语,水落石洪风雨来。
仙君一去今几年,断碑苍藓留层巅。
鹤归华表作人语,石卧沉香生晚烟。
蚁穴蜂房三万户,山上清明山下雾。
可怜当日跨龙人,依旧思归入城去。
我愿山头拾桃颗,归种云根春娿娜。
从渠一实三千年,不向人间食烟火。
细马金盘陀,路出东南城。
狞飙碾花作红埃,十里八里青松栽。
云埋塔影铃铎语,水落石洪风雨来。
仙君一去今几年,断碑苍藓留层巅。
鹤归华表作人语,石卧沉香生晚烟。
蚁穴蜂房三万户,山上清明山下雾。
可怜当日跨龙人,依旧思归入城去。
我愿山头拾桃颗,归种云根春娿娜。
从渠一实三千年,不向人间食烟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刘判簿一同登苏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仙境的向往。
开头写诗人从寺庙醒来,天气晴朗,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向东南城出发。路上狂风卷起花瓣如红雾,沿途松树成排,云雾缭绕中塔影若隐若现,铃铛声随风传来,山下溪水奔流如风雨骤至。
接着诗人感慨仙君离去多年,只留下长满青苔的断碑。传说中仙鹤归来能说人话,沉香石在暮色中仿佛升起烟雾。山上山下形成鲜明对比:山顶清明,山下雾气朦胧;山间蚁穴蜂巢般的房屋密集,而当年乘龙飞升的仙人,竟仍怀念人间想回城去。
最后诗人表达浪漫愿望:想采拾仙山桃核,回家种出摇曳生姿的仙桃树。哪怕要等三千年结果,也甘愿脱离凡尘,不食人间烟火。全诗通过现实与幻想的交织,展现了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同时暗含对人间烟火气的矛盾情感。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