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老人歌寿梁明府

石楼老人金骨身,肩拖一片茅冈云。
掀髯长啸鸾鹤舞,九天飞下云中君。
自言山水心原远,四十悬车已为晚。
溪头栖老朝天凫,花底惊回吠月犬。
茅冈冈畔水粼粼,桃花有情笑迎君。
为君含蕊三千岁,青羡河阳旧日春。
此时老人思超越,一溪烟水千林月。
手提玉柄歌五噫,霜髯倒映猩猩发。
石楼山下是朱明,葛令当年大药成。
瑶坛丹灶今无恙,迟尔陵风跨鹤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仙风道骨的老人形象,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开篇用"金骨身"形容老人身体硬朗如金石,肩上仿佛披着茅冈的云彩,展现他超凡脱俗的气质。老人长须飘飘,一声长啸就能引来仙鹤起舞,像是从天而降的仙人。

老人说自己热爱山水,四十岁就辞官归隐都觉得太晚。溪边的野鸭、花丛中对着月亮吠叫的狗,都成了他隐居生活的伙伴。茅冈边的溪水清澈,多情的桃花为他绽放,仿佛等待了他三千年,比古代河阳县著名的桃花还要青翠。

后段描写老人月下独坐溪边,手持玉柄吟唱古调,白胡子映着月光像猩猩毛发般发亮。石楼山下是传说中仙人葛洪炼丹的地方,如今炼丹炉和祭坛都完好无损,似乎在等待老人乘风驾鹤,与仙人同游。

全诗通过夸张的想象和神话典故,塑造了一位逍遥自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隐士形象。诗人用桃花、溪水、月光等意象营造出空灵意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憧憬。最动人的是"为君含蕊三千岁"这句,用拟人手法让无情草木也有了深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