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献吉游西山韵 其二

傍山春更好,散步一相从。
密树封荒殿,圆苔上古钟。
门通桥北路,云锁塔前峰。
斜日西山下,归鸦认故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山间漫步的宁静画面,充满了自然与时光交融的美感。

前两句"傍山春更好,散步一相从"直接点明主题:春天最适合沿着山边散步。一个"更"字突出了春日山景的独特魅力,"相从"暗示了结伴同行的温馨。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间景致:茂密的树木掩映着荒废的殿宇,青苔悄悄爬上了古老的铜钟。这两句通过"封"和"上"两个动词,让静态的景物有了生命力。接着写山路通向小桥北面,云雾缭绕在高塔前的山峰,一"通"一"锁"形成巧妙对比,既展现了山路的延展性,又烘托出云雾的神秘感。

最后两句"斜日西山下,归鸦认故松"将时间推向黄昏。夕阳西沉时,归巢的乌鸦熟门熟路地飞回熟悉的松树。这个结尾特别生动,"认"字用得精妙,既表现了乌鸦归巢的自然习性,又暗含了游子思归的深层意蕴。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从午后漫步一直记录到日暮归巢。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荒殿、古钟、归鸦等意象的选取,自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怀。读这首诗,仿佛能跟着诗人的脚步,一起感受那份春日山间的宁静与悠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