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灼灼叶中花,夏萎春又芳。明明天上月,蟾缺圆复光。
未如君子情,朝违夕已忘。玉帐枕犹暖,纨扇思何长。
愿因西南风,吹上玳瑁床。娇眠锦衾里,展转双鸳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爱情易逝的哀怨,同时暗含对忠贞不渝的向往。全诗用三个鲜明的对比展开:

1. 自然永恒vs人情易变 前四句用"花谢重开""月缺复圆"的自然规律作对比——夏天的花枯萎了明年还能再开,月亮缺了过阵子又会变圆。但后两句笔锋一转:这些都比不上"君子"(指情郎)的薄情,早晨分别,晚上就能忘记。

2. 残留温存vs漫长思念 "玉帐枕犹暖"是细节描写:情郎刚离开,被窝还是暖的;"纨扇思何长"用夏天用的纨扇比喻思念——就像纨扇到了秋天还用不上,这份思念注定漫长无果。

3. 卑微愿望vs热烈意象 最后女子幻想借西南风飘到情郎的玳瑁床(华贵的床),"双鸳鸯"既是锦被上的刺绣,也暗示她渴望的亲密团圆。但"展转"(翻来覆去)透露了现实中的孤独难眠。

全诗亮点: - 用花月循环反衬人心易变,很有说服力 - "枕犹暖"到"思何长"的转折,瞬间拉出时间跨度 - 结尾的幻想越美好(玳瑁床、锦衾、鸳鸯),越显出实际境遇的凄凉

现代启示: 像极了当代恋爱中"昨天还甜蜜,今天就被冷落"的委屈,最后那段幻想,就像忍不住翻看对方朋友圈、想象对方还爱自己的心理活动,非常真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