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广胜寺附近看到的自然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
前两句写诗人从山亭远眺,看到十里外的细微景色,暂时离开尘世纷扰,心情平静下来。这里"红尘"比喻世俗生活,"息机"表示放下心中的杂念。
中间四句生动地描写眼前的景色:一行大雁飞向远方,天空中千片晚霞飞舞,连绵的青山不知存在了多少年,无尽的流水也不知最终流向何方。这些景象既美丽又带着一丝苍茫感。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历史上的兴衰成败不值得过多追问,因为人世间的事情转眼就变了。这里表达了诗人看淡世事变迁、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暂时逃离世俗后的宁静心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既有对美景的赞叹,又包含哲理思考,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又发人深省。
王说
(1010—1085)宋明州鄞县人,字应求,号桃源。受学从父王致。教授乡里三十余年。神宗熙宁九年以特恩补将仕郎,为州长史。无田以食,无桑麻以衣,怡然自得。卒,敕建桃源书院。子孙世其学。有《五经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