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寺 其一

岁寒绝壁一跻攀,锦石琪花指顾间。
法界可能生羽翰,慈云元自识名山。
静观侍者调三业,未悟阿难授八环。
欲面贞珉稽往事,篆文积雨掩苔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飞来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佛法的感悟。

前两句写攀登险峻山崖时,眼前忽然出现绚丽山景的惊喜。"岁寒绝壁"形容山路陡峭难行,"锦石琪花"则突然展现色彩斑斓的奇石异花,形成强烈对比。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折,正是登山途中常见的意外之喜。

中间四句转入对佛法的思考。诗人站在高处,想象是否真能生出翅膀飞向佛国("生羽翰"),又觉得山间的云霞似乎本就与佛教圣地有缘("识名山")。他看到寺中僧人修行("调三业"指修身、口、意),自己却像未开悟的阿难尊者,还需要佛法指引("八环"象征佛法教义)。这些联想生动展现了俗世中人面对佛法时的向往与困惑。

最后两句将视线转向石碑。诗人想辨认碑文了解历史("贞珉"指石碑),却发现雨水侵蚀的苔痕模糊了字迹。这个细节巧妙收尾,既暗示时光流逝、历史难寻,又让整首诗从高处俯瞰的宏大视角,落回到具体而微的观察上。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登山纪录片:先是一路艰辛的攀爬,然后是豁然开朗的美景,接着是驻足时的哲学思考,最后以一个小而深的特写镜头作结。诗人把登山体验、自然美景和佛法感悟编织在一起,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山行的乐趣,又能体会其中的人生思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