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初七夜登舟留别重闱

登程更已残,夜寒生凄恻。
微风淡云月,清露孤舟夕。
回看水茫茫,江影千重白。
俯首一沈思,转侧愁更忆。
阿爷白发多,阿母衰颜色。
临别语殷殷,一步屡休歇。
嘱儿勿思亲,亲侧人如积。
阿姊隔无多,阿妹同衾席。
阿兄将至京,有嫂能侍食。
出房语复语,大母重呼入。
秋尽早制衣,寒近催刀尺。
今夕儿自去,儿像留吾侧。
未能同色笑,聊可慰岑寂。
莫为儿女态,早定归宁日。
当此愁思中,转觉欢无极。
人生乐莫乐,何用长叹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离家的场景,充满了对家人的深情和不舍。

开头写深夜登船出发时的凄凉感受:夜深人静,寒气逼人,月光暗淡,露水打湿了小船。回头望去,江水茫茫,月光下的江面泛着白光。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离别的忧伤氛围。

中间部分详细描写了与家人告别的场景: - 父母已经年老,白发苍苍,临别时反复叮嘱 - 家人安慰说:有姐姐妹妹在身边,哥哥嫂子也能照顾父母,让诗人不要牵挂 - 祖母还特意把诗人叫进房间,嘱咐要早点准备冬衣,又让留下画像以解思念 - 家人虽然不舍,却强忍泪水,反而劝诗人不要难过,要早日确定归期

最后诗人感慨:虽然离别很痛苦,但想到家人的关爱,又感到无比温暖。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亲情,不必总是伤感叹息。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对话,展现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观念。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游子离家时复杂的心情:既有对父母年迈的担忧,又有对家人关怀的感动,更有对早日团聚的期盼。这种真挚的情感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