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王别驾的官员拜访天竺寺两位高僧(颐师和晔师)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怀旧之情。
前四句写拜访过程: 1. "宝香熏彻碧莲台":寺庙里名贵的香火把供奉佛像的莲花台都熏透了,说明香火旺盛,也暗示高僧修行深厚。 2. "别驾寻僧日暮回":王别驾拜访僧人直到傍晚才返回,显示他们相谈甚欢。 3-4句用两个生动画面:"听雨斋前惊树长"写僧房前树木在雨中快速生长的蓬勃生机,"浴云池上看花开"写池中花朵在云雾滋养下绽放,暗喻佛法滋养万物。
后四句抒发感慨: 5-6句用典故:"青山久不逢坡老"借苏轼(号东坡)的典故,表达很久没遇到这样的高人;"玄鹤亲曾识辨才"用辨才和尚养鹤的典故,说这里的仙鹤都认识高僧,突出二位法师德高望重。 7-8句"二老风流如昨日"赞美两位法师当年的风采仿佛就在昨天,"百年诗石未苍苔"说他们题诗的石碑历经百年仍无苔藓,暗喻其精神永存。
全诗通过香火、雨树、云花等意象营造出空灵禅境,又巧妙运用历史典故,在描写访僧过程中表达了对高僧风范的追慕。最妙的是把"听雨""浴云"这样的日常修行场景写得充满诗意,让读者感受到佛门清净地的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