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亭
先帝潜龙日,幽人待鹤时。
青山频望幸,琳馆暂来娱。
宝篆黄金鼎,恩波白玉卮。
天开六朝地,花发万年枝。
闪闪前星夜,汪汪湛露私。
远符天历凤,先协石龛龟。
稽古开廷阁,翻经出讲帷。
方蒙宣室召,忽抱鼎湖悲。
旧邸梅花落,新亭柳线垂。
至今思沛感,时或下云旗。
青山频望幸,琳馆暂来娱。
宝篆黄金鼎,恩波白玉卮。
天开六朝地,花发万年枝。
闪闪前星夜,汪汪湛露私。
远符天历凤,先协石龛龟。
稽古开廷阁,翻经出讲帷。
方蒙宣室召,忽抱鼎湖悲。
旧邸梅花落,新亭柳线垂。
至今思沛感,时或下云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情感张力的场景,核心是借景抒怀,表达对先帝的追思和对王朝兴衰的感慨。
前四句写先帝未登基时的隐居生活("潜龙"比喻帝王未发迹),与隐士("幽人")一起等待祥瑞降临("待鹤"是吉祥征兆)。青山仿佛在期盼帝王临幸,华丽的宫殿("琳馆")暂时供人娱乐——这里暗含物是人非的对比。
中间八句用贵重器物(金鼎、玉杯)和祥瑞景象(万年枝、夜空中闪亮的星辰)渲染先帝统治时的盛世气象。"天历凤""石龛龟"这些典故暗示天命所归,而"翻经讲学"的细节展现先帝的文治之功。
最后六句情绪急转:正当期待君臣相得("宣室召"用汉文帝召见贾谊的典故),先帝却突然去世("鼎湖悲"指黄帝乘龙升仙,喻帝王驾崩)。旧居梅花凋零、新亭柳枝低垂的意象,传递着绵长的哀思。结尾"思沛感""下云旗"表明后人至今仍会以帝王仪仗纪念他,就像刘邦回乡时百姓对他的拥戴。
全诗通过时空跳跃的手法,将隐居、盛世、崩逝、追怀四个片段串联,在华丽辞藻下藏着深沉叹息。最打动人的是"旧邸梅花落,新亭柳线垂"这两句,用自然景物不动声色地传递物是人非的伤感,比直接抒情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