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十五夜大人山中言旋即别写怀

白云天末和愁低,无限离怀怨曙鸡。
烟柳河桥残月少,疏钟古寺晓风凄。
百年幻影花枝老,二十浮生草路迷。
一苇江头如可折,竺乾西去待相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的一个早晨离开大人山时的复杂心情。让我们逐句解析,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理解它的意境和情感。

1. 白云天末和愁低,无限离怀怨曙鸡。
- 这里的“大人山”是诗人暂时远离的山水之地。
- 诗人看到远处的白云低垂,感到悲愁,也感受到离别时的忧伤。
- “怨曙鸡”指的是诗人对早晨公鸡的叫声感到不满,因为它打破了宁静,让人觉得离别更加难以忍受。

2. 烟柳河桥残月少,疏钟古寺晓风凄。
- 河桥边柳烟袅袅,天边的月亮已经落下,只剩一点月光。
- 古寺里传来稀疏的钟声,早晨的微风吹来,带来一种凄凉的感觉。
- 这里通过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离愁。

3. 百年幻影花枝老,二十浮生草路迷。
- 诗人想到了自己这一生如同花开花落,春去秋来,看似漫长实则虚幻短暂。
- 二十岁正值青春年华,但人生之路却像乱草中迷失方向,让人感到迷茫。
-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感慨。

4. 一苇江头如可折,竺乾西去待相携。
- “一苇”指的是很小的船只,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内心的微妙犹豫。
- “竺乾西去”指的是佛祖释迦牟尼从印度去往其他地方弘法。
- “待相携”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某些重要的人一起同行的愿望。
- 这里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有对友情和精神支持的渴望。

整首诗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思绪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道路的感伤,同时也寄托了对友情和精神支持的渴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