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徽写真

舞鸾妆镜拭(一作减)铅华,毫素无声散彩霞。
夜月影寒分桂魄,春冰晕薄映桃花。
梦随图去凭青鸟,愁逐书来点墨鸦。
未得离魂如倩女,衰容先我到君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精心打扮后请画师为自己画像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女性对青春容颜的珍视与无奈。

前两句写女子对镜梳妆:她擦去脂粉("铅华"代指化妆品),在素白画纸上留下如彩霞般动人的容颜。这里用"舞鸾"比喻女子对镜自照的姿态,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用两组自然意象描绘画像效果:月光般的清冷气质像月宫桂树的精魂,淡粉的面颊如初春薄冰映着桃花。接着笔锋一转,说这幅画将像信使青鸟一样带着她的梦远去,而忧愁却像乌鸦沾墨般在信中留下痕迹。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可惜自己不能像《倩女离魂》故事里的女主角那样灵魂出窍追随心上人,只能让这幅带着衰老痕迹的画像先一步到达情郎手中。这里透露出对容颜易老的焦虑,以及无法与爱人相守的惆怅。

全诗巧妙运用对比手法:画像的绚丽与现实的衰容、梦境的美好与忧愁的沉重、青春的短暂与思念的绵长,通过这些反差展现出古代女性在爱情中的甜蜜与苦涩。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容颜会老去,仍想留下最美瞬间"的复杂心情,这种情感跨越时空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雅琥

琥字正卿,可温人。尝家於衡鄂,登天历第。初名雅古,文宗御笔改为雅琥,授奎章阁参书。至元间,行中书,调选广西静江府同知。比上其名,中书正奏授高邮。时广西多寇盗,而琥母老,即移家归武昌待次。马中丞伯庸作序送之,朝士因各为歌诗以美其行,傅广文与砺有句云:“忽闻除书双及门,老亲白发生颜色。”後历官至福建盐运司同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