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杂诗 其二

水竹交蓊蔚,柁移入支泾。
春阴澹原隰,遥见孤花明。
蚕候百室静,阡陌希人行。
林阴见犬卧,日午闻鸡鸣。
妇智敬无旷,田更勤得生。
幸无街弹室,不解闾师争。
淳俗偶存在,儿童乐柴荆。
即此是瀼滨,潺潺水乐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充满了自然之美和淳朴人情。

开头四句像一组移动镜头:小船穿过郁郁葱葱的水竹林,拐进支流小河。春日的阴云淡淡笼罩着原野,远处一朵孤独的小花在朦胧中格外明亮。这里用"孤花明"的鲜明对比,突显了乡野的静谧之美。

中间八句是生动的乡村纪录片:养蚕时节家家闭户,田间小路罕有人迹。树荫下躺着打盹的狗,正午时分传来鸡鸣。妇女们专注家务不偷懒,农夫勤劳耕作维持生计。这里没有官府收税的烦扰,也没有邻里纠纷。诗人用"犬卧""鸡鸣"这些典型乡村意象,配合"静""希"等字眼,营造出与世无争的氛围。

最后四句是温馨特写:淳朴民风依然留存,孩子们在柴门边快乐玩耍。这潺潺流水声,让人仿佛置身于杜甫笔下著名的瀼西草堂。诗人通过儿童嬉戏和水声的细节,把眼前的宁静与历史中的隐逸情怀联系起来。

全诗像用文字拍摄的田园纪录片,通过小船移动的视角,依次展现竹林、野花、静巷、卧犬、鸣鸡等画面,最后落在嬉戏儿童和潺潺水声上。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平凡景物的白描,自然流露出对淳朴生活的珍视和向往。这种平淡中见深情的写法,正是古典田园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