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述诗人昨日拜访归来,在马上创作的诗。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的魅力。
首句“澄波桥远马班如”,描述了诗人远道而来,跨过了澄清的河水上的桥梁,骑着马疲惫而归的情景。“马班如”可以理解为马儿劳累的样子,形象生动。
第二句“往复依稀十里余”,表达了诗人往返的路程相当远,可能超过了十里。这里的“依稀”则描绘了一种模糊、遥远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春色绕园千树柳,清风吹面一堂书”,是对诗人周围环境的美妙描绘。春天的气息环绕着园子,有数千棵柳树在微风中摇曳。清风拂面,让人想起读书时的宁静和惬意。
第五、六句“已降诗迸骊珠逸,更羡谈挥尘尾疏”,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他已经创作出如骊珠般闪耀的诗句,同时他还很羡慕那些能挥洒自如、尾意疏朗的谈话。
最后两句,“定许贫家卜邻否,欲收残俸便寻居”,诗人询问是否可以和贫穷的家庭做邻居,他愿意用自己的微薄薪水来寻找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亲近自然和人情,愿意和百姓生活在一起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以及对亲近百姓、回归自然的愿望。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读后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追求。
李至
(947—1001)宋真定人,字言几。七岁而孤,为内臣李知审养子。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历通判鄂州,擢著作郎、直史馆,累迁右补阙、知制诰。八年,拜参知政事。雍熙初,谏太宗亲征范阳,以目疾求解机政。命兼秘书监,总秘阁藏书。淳化五年,兼判国子监,总领校雠、刊刻七经疏。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主张弃灵州,安抚西夏。后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徙知河南府。与李昉以诗相酬,有《二李唱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