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

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生涩紫鳞干。
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
苍藓静缘离石上,绿萝高附入云端。
报言帝座抡才者,便作明堂一柱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傲然挺立的古松,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松树的非凡气概。

前两句写松树的姿态:它笔直挺拔,不屑于弯曲盘旋("耻屈盘"),树皮像生锈的铁甲,树干像干裂的紫色龙鳞。这里用"铁衣""紫鳞"的比喻,把松树比作身披铠甲的战士或神龙,突出其刚硬威武的形象。

中间四句用动态描写展现松树的气势:树影摇动时,像千尺长的龙蛇在舞动;松涛声震撼半空,仿佛带来寒冷的风雨。松树脚下安静地长着青苔,树身上高高的藤蔓直入云端。这些描写既真实(松树确实会随风摆动发出声响)又充满想象力(龙蛇、风雨的比喻),让静止的松树有了震撼天地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寄语:告诉那些选拔人才的官员("帝座抡才者"),应该把这棵松树当作建造殿堂的栋梁之材。这里用"明堂一柱"比喻国家栋梁,表达了诗人对刚正不阿、堪当大任的人才的期待。

全诗最精彩的是把松树写"活"了——通过龙蛇、风雨的比喻让它动起来,通过铁甲、紫鳞的描写让它有了战士的英武。诗人表面写树,实则借物喻人,赞美了正直不屈、顶天立地的品格。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让普通的松树有了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