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百花摧尽仍风雨,残红又遭磨洗。
折木惊鸾,荒波咽月,九十韶光馀几。
儒冠溺矣。
负书剑年年,电奔云驶。
如此江山,奈何嘉树尽成枳。
苍苍若然未死。
劝星辰抖擞,来降多士。
日岂难亡,天犹可补,待舞龙媒飞骑。
勾芒揽辔,看万蕊舒红,千峰削翠。
铁幕穿雷,海空浮晓霁。
折木惊鸾,荒波咽月,九十韶光馀几。
儒冠溺矣。
负书剑年年,电奔云驶。
如此江山,奈何嘉树尽成枳。
苍苍若然未死。
劝星辰抖擞,来降多士。
日岂难亡,天犹可补,待舞龙媒飞骑。
勾芒揽辔,看万蕊舒红,千峰削翠。
铁幕穿雷,海空浮晓霁。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风雨摧残后万物凋零的世界,但暗藏着一股不屈的生命力与重生的希望。
上片用"百花摧尽""残红磨洗"等意象,展现春天被风雨摧残后的凄凉景象。折断的树木吓飞了凤凰,荒芜的波涛仿佛在呜咽着吞没月光,暗示着美好事物被破坏。九十天的春光所剩无几,读书人的帽子(象征文人理想)都被淹没了,暗示文人抱负难以实现。背着书剑奔波多年,时光飞逝如电,面对这样的江山,连好树都变成了酸枳,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下片笔锋一转,展现抗争精神。苍天如果还没死,就劝星辰振奋起来,降下人才。用"日难亡""天可补"的典故,表达即使面对再大困难也要奋力改变的决心。期待骑着神马般的骏马(龙媒)来改变现状。春神勾芒驾着马车到来时,将会看到万花重新绽放,山峰重现青翠。最后"铁幕穿雷"象征冲破黑暗,"海空浮晓霁"预示黎明将至,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
全词通过强烈对比,先极写衰败之景,再突然转折展现豪情壮志,形成震撼的艺术效果。虽然现实残酷,但词人始终相信通过奋斗可以改变命运,这种在绝望中仍怀希望的精神,正是这首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