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房

早见沧海君,晚师黄石公。
力士不得力,驱使芒砀龙。
仁义以为椎,气盖百代雄。
一击函谷碎,再击乌江空。
从容一筹毕,全汉酬其功。
何乃不自知,而以留见封。
酂侯辱械系,淮阴叹藏弓。
彼皆为人役,讵敢望此翁。
辟谷岂其然,视世与谷同。
可怜商山老,亦堕子术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汉朝开国功臣张良(字子房)的传奇人生,用对比手法展现他的智慧与境界。

前四句说张良年轻时先结交沧海君(刺客),后拜黄石公为师学兵法。他找不到真正能帮他复仇的大力士,却像驱使芒砀山的龙一样(暗指辅佐刘邦起义),用"仁义"代替铁锤(指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失败后转变策略)。

中间八句用两组对比:先用"一击""再击"夸张手法说张良的谋略让函谷关失守、项羽乌江自刎,看似轻松就帮刘邦得了天下;再对比其他功臣——萧何(酂侯)曾被刘邦抓起来,韩信(淮阴侯)感叹"飞鸟尽良弓藏",他们都被人驱使,唯独张良超然物外。

最后四句点破玄机:世人以为张良"辟谷"(不吃饭)是修仙,其实他是看透世事如谷粒般渺小;连隐居的商山四皓(刘邦请不动的隐士)也被张良用计引出来辅佐太子,突出他比隐士更高明。

全诗精髓在于:通过对比其他功臣的悲惨结局,凸显张良"用仁义代替暴力""功成身退"的大智慧。他像下棋高手,把天下局势、帝王心思甚至隐士都算进自己的棋局,最终保全自身,这才是真正的"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