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西岳庙万寿阁时看到的壮丽景象,充满了仙气和豪情。
前两句写万寿阁的高大华美:巍峨的楼阁用玉石建造,像白帝的宫殿一样高耸入云。"崔嵬"形容高大,"杰阁"指非凡的楼阁,"玉为寮"说用玉石建造,"绛霄"指红色的云霞。
中间四句写登高远眺的震撼感受:栏杆外的山河显得那么渺小,山崖前供奉神灵的祭品摆放整齐。夜空中明星闪烁,仙女们的佩饰被云雾打湿;华山著名的仙掌峰像芙蓉花一样,在雨中轻轻摇晃。"三辅"指京城周边地区,"觞豆"是古代祭祀用品,"百灵"指众多神灵。
最后两句抒发豪情:我要乘着长风飞越最高的山峰,在青鸾神鸟的背上吹奏洞箫。"绝巘"指极高的山峰,"青鸾"是传说中的神鸟。这两句展现了诗人想要超越凡俗、遨游天际的浪漫想象。
全诗通过夸张的想象和华丽的辞藻,把现实景物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既展现了华山的雄伟壮观,又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志向。诗中"明星"、"仙掌"、"青鸾"等意象都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让整首诗充满仙气飘飘的感觉。
宋琬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