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补阙参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

香界出尘表,孤标屹峥嵘。
直上凌半空,言是羽翼成。
迥梯接元气,磴道盘青冥。
雄观隘川岳,乃觉形神轻。
俯视寒渭白,平临终南青。
神州一掌中,双阙云端明。
穷历诸磴尽,飒然凉飙生。
千峰挂飞雨,秦塞何凄清。
早割区中缘,永怀参道情。
今日高兴尽,期君谢浮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岑参和几位朋友一同登上慈恩寺塔(也就是大雁塔)的经历和感受。下面我用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的前两句“香界出尘表,孤标屹峥嵘。”形象地描绘了慈恩寺塔的景象。它仿佛从尘世中脱颖而出,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孤独而高洁的感觉。

接着,“直上凌半空,言是羽翼成。”形容塔身笔直地向上延伸,好像翅膀已经成型,能够飞向天空。这里,作者把塔比作一种超凡脱俗的象征。

在第三、四句“迥梯接元气,磴道盘青冥。”中,作者描述了登塔的过程。曲折的楼梯直通云霄,让人感觉与天地之气相连。而那蜿蜒的台阶则盘旋在青蓝色的天空之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的几句“雄观隘川岳,乃觉形神轻。”表达了登塔后所见景色的壮阔,使得作者心胸开阔,感觉身体和心灵都变得轻盈。

“俯视寒渭白,平临终南青。”则描绘了从塔上俯瞰到的景色,作者用“寒渭白”来形容渭河的清澈,用“终南青”来形容终南山苍翠的树木。这种景象让人陶醉。

“神州一掌中,双阙云端明。”表现了从塔上看到的景象,作者把整个神州大地比喻在掌中,而塔的两座尖顶则像是云端中的明灯,照亮了天空。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在登塔过程中的感慨:“穷历诸磴尽,飒然凉飙生。”在登顶的过程中,作者感受到了一丝凉意,似乎在告诉人们: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最后两句“千峰挂飞雨,秦塞何凄清。”描绘了从塔上望见的景色,山峰之间挂满了飞雨,使得秦塞显得格外凄清。这种景象让人感慨万千。

总之,这首诗以慈恩寺塔为背景,描绘了作者登塔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的精髓在于其优美的景色描绘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