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晏暮年常抱病,子山终日苦思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晚年困顿、思乡不得的苦闷心情。

前一句"玄晏暮年常抱病"说的是魏晋名士皇甫谧(号玄晏先生)晚年多病的故事。这里用"抱病"二字,既写实又传神,像抱着病痛过日子一样,把老人与疾病纠缠的状态写得特别生动。

后一句"子山终日苦思归"讲的是南北朝文人庾信(字子山)流落北方后日夜思乡的典故。"苦思归"三个字特别打动人,那种回不了家的煎熬,就像嘴里含着黄连想家一样苦涩。

两句话对仗工整,"暮年"对"终日","抱病"对"思归",把时间和痛苦都框在了每一天的生活里。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多苦,而是借古人的遭遇来抒发自己的心境,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让读者更能感受到那种挥之不去的愁绪。

全诗最妙的是用两个"常"字——"常抱病"的"常"和"终日"里暗含的"常",把暂时的病痛和思乡变成了长期的精神状态。读起来就像看到一位老人,天天在病榻上望着远方叹气,画面感特别强。

姚孝锡

徐州丰县人,字仲纯,号醉轩。徽宗宣和六年进士。授代州兵曹。金兵侵雁门,州将议以城降,孝锡投床大鼾,略不为意。后脱身移居五台,不仕。善治生,积粟至数万石,遇岁饥,尽出以赈贫乏,多全活。中年后,以家事付诸子,日与宾朋纵吟山水诗酒间。卒年八十三。有《鸡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