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渚初睡

石枕藤床万虑忘,跏趺不逐世间忙。风生蒲扇人情冷,竹映纱窗月影凉。

随地可消清夜永,无心尝戴野荷香。门迎流水尘声远,槛外松涛入耳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远离尘世喧嚣、享受宁静生活的画面,充满了自然与闲适的美感。

前两句写的是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用石头当枕头,藤条编的床,一躺下就忘掉了所有烦恼。他盘腿而坐(跏趺是佛教打坐姿势),不跟着世人一起忙忙碌碌。这里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景物营造出清凉宁静的氛围:摇着蒲扇感受凉风,就像人情一样淡薄(这里用"冷"形容人情,不是真的冷漠,而是说远离了复杂的人际关系);月光透过纱窗照在竹子上,投下清凉的影子。这样的夏夜随处都能让人感到悠长惬意,就连不经意间闻到的野荷香气都显得格外清新。

最后两句通过声音描写强化了隐居的感觉:门前流水声盖过了尘世的喧闹,门外松林被风吹动的声音长久地回荡在耳边。这种流水和松涛的自然声响,反而让环境显得更加宁静。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用简单的日常景物——石头、藤床、蒲扇、竹子、野荷、流水、松树——组合出一个让人向往的清凉世界。它表达的是一种放下烦恼、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让人读着读着就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城市燥热的清凉与安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