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雨后清新忙碌的田园生活,充满烟火气和季节感。
前两句像电影开场镜头:刚下过雨的南塘空气清新,春风吹暖橘子洲,连空气都带着果香。这里用"橘洲香"三个字就让读者仿佛闻到了春天的气息。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水乡日常:河水涨到路边,低矮的小桥下船只小心穿行。竹棚里卖酒的商贩,戴花斗笠插秧的农妇,像一组动态照片,把江南市井和农耕场景拍得活灵活现。"竹棚""花笠"这些细节特别有生活味。
最后两句悄悄流露诗人的心境:最近常来这儿,春天都要走了,到底在忙什么呢?看似疑问,其实是享受这份春忙的惬意。用"春归有底忙"把春天拟人化,透着对春光的不舍。
全诗妙在:
1. 动静结合,有风景有生活
2. 善用嗅觉("香")、视觉("花笠")营造氛围
3. 结尾的惆怅很含蓄,让人回味
就像用文字拍了个春日vlog,让我们看到八百年前江南普通人充满生机的日常。
徐献可
徐献可,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曾知泉州(《东瓯诗存》卷八)。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