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蒋詹事俨

江上有长离,从容盛羽仪。一鸣百兽舞,一举群鸟随。
应我圣明代,巢君阿阁垂。钩陈侍帷扆,环卫奉旌麾。
雅量沧海纳,完才庙廊施。养亲光孝道,事主竭忠规。
贞节既已固,殊荣良不訾。朝游云汉省,夕宴芙蓉池。
汲黯言当直,陈平智本奇。功成喜身退,时往惜年驰。
镇国山基毁,中天柱石颓。将军空有颂,刺史独留碑。
芜漫藏书壁,荒凉悬剑枝。昔余参下位,数载忝牵羁。
置榻恩逾重,迎门礼自卑。竹林常接兴,黍谷每逢吹。
逸翰金相发,清谈玉柄挥。不轻文举少,深叹子云疲。
遗爱犹如在,残编尚可窥。即今流水曲,何处俗人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融为悼念好友蒋俨(曾任詹事府官职)而作,用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官员形象,同时表达了对其离世的痛惜。

全诗可分为四部分:

1. 以凤凰喻英才(开头到“一举群鸟随”)
用“江上凤凰”(长离)比喻蒋俨的出众才华和领导力,说他展翅时百兽起舞、群鸟跟随,暗指他在朝堂上的威望和影响力。

2. 生平功绩回顾(“应我圣明代”到“时往惜年驰”)
- 为官之道: 说他生逢盛世,像凤凰栖息在皇宫高阁(阿阁),担任要职(钩陈、环卫指禁军职位),既有包容天下的气度,又能施展治国才能。
- 品德高尚: 孝顺父母、忠心侍君、坚守节操,因此获得殊荣。用汉代名臣汲黯(敢直言)、陈平(善谋略)作比,夸他兼具刚直与智慧。
- 急流勇退: 功成身退后,感叹时光飞逝,暗示他对人生的豁达。

3. 逝后凄凉(“镇国山基毁”到“荒凉悬剑枝”)
用“山基崩塌”“柱子倾倒”比喻国家失去栋梁。说他虽有过将军的荣誉(可能指军功),但如今只留下刺史任上的碑文,书房荒芜、宝剑空悬(用春秋季札挂剑典故,表生死不渝的情谊),一片萧索。

4. 追忆知遇之情(“昔余参下位”到结尾)
回忆自己当年地位低微时,蒋俨却厚待他:设榻相迎、竹林饮酒、雪谷赏乐(黍谷吹指奏乐),欣赏他的文采(逸翰指文章),清谈时挥动玉柄麈尾(名士风范)。最后以“遗爱犹在”“残编可窥”说蒋俨的精神永存,但如今高雅如《流水》曲(伯牙子期典故),却无人能懂了,暗含知音逝去的孤独。

核心魅力:
- 比喻精妙: 全篇以凤凰喻人,既显高贵,又暗合“百鸟随”的领袖气质。
- 虚实结合: 前半生辉煌(宫殿宴饮、功成身退)与身后凄凉(荒碑残剑)对比强烈。
- 情感真挚: 通过“迎门自卑”“常接兴”等细节,展现超越地位的友情,结尾“何处俗人知”更是痛彻心扉的呐喊。

普通读者启示: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优秀官员的悼念,更传递了中国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忠孝两全、功成不居、重情重义。而“凤凰离去,曲高和寡”的意象,也让现代人共鸣于英才早逝、知音难觅的永恒遗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