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会稽何从事

行行岐路出尘閒,从事犹胜执戟间。
景象遍经江左地,封疆全得浙中山。
侯藩暂列谈宾位,纶阁看随墨客班。
到郡莫为经岁计,诏书非久急徵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何从事)奉命前往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赴任的场景,展现了古代文人仕途中的漂泊与期待。

前两句写何从事离开京城,踏上尘土飞扬的官道。虽然"执戟"(指低级武官)的职位更辛苦,但"从事"(文职官员)也算不错的差事,暗示主人公对这次调任的接受态度。

三四句用"江左""浙中山"等地理意象,勾勒出一幅江南山水画卷。诗人通过"景象遍经""封疆全得"的描写,既展现了赴任路途的遥远,也暗含对浙中风光的赞美。

五六句聚焦官场生态:"侯藩暂列"说明何从事只是暂时在地方任职,"纶阁看随"则暗示他未来可能回中央任职。这里透露出古代官员在地方与中央之间流动的常态。

最后两句最有人情味:诗人劝告友人不要在当地待太久,因为朝廷很快会召他回去。这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反映了古代官员身不由己的处境——他们的仕途永远被更高层的意志所左右。

全诗通过简洁的笔触,把一次普通的官员调任写得充满画面感和情感张力。既有对江南山水的勾勒,也有对官场规则的洞察,更饱含对友人的关切,展现了宋代文人诗作中特有的细腻与含蓄。

王拱辰

(1012—1085)宋开封咸平人,字君贶,原名拱寿。仁宗天圣八年登进士第一。庆历间,累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迁御史中丞。反对庆历新政。新政罢,出知郑、澶等州。至和三年,拜三司使,使契丹。坐事被劾,出任外官多年。神宗熙宁元年召还,王安石言其旧过,复出知应天府。元丰间上言反对保甲法。仕终彰德军节度使。卒谥懿恪。有《治平改鉴》及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