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感慨。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老房子已经长满野草(暗示荒废),而新建的茅草屋却让人羡慕(代表理想生活)。这里透露出作者对简朴隐居生活的渴望。
中间四句表达矛盾心理:虽然一直向往山水生活("泉石约"指隐居之约),却只能让山中的猿猴白鹤为自己伤心(说明未能实现愿望)。想要一块地盖房子("一廛"指宅基地),但那条通往隐居处的竹林小路("三径"典故指归隐)又该指望谁来打理呢?
最后两句是自我安慰:终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忘年友"指不分年龄的知交),一起回到云深之处,过着采食紫芝的隐士生活。紫芝是传说中的仙草,这里象征高洁的隐居生活。
全诗用平实的比喻(茅草屋、野草、小路)和典故,把现代人"想逃离都市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矛盾心理写得生动感人。最后两句的乐观想象,又给这种无奈增添了几分诗意。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