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游诗二十一首 其二十 泊舟

高秋去国独兴哀,漂泊孤舟向水隈。
云识山空朝不散,潮知河浅夜能来。
微茫树影千帆落,迢递江声一雁回。
贡禹鹖冠犹在首,王阳书札可曾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漂泊在外的孤独旅人形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传递出浓郁的思乡之情。

开篇"高秋去国独兴哀"直接点明时间(深秋)和心境(离乡的哀愁),像电影开场镜头般呈现一个独自乘舟漂泊的旅人。接着用"云识山空""潮知河浅"的拟人手法,让云和潮水仿佛也有了感知能力,暗示连自然景物都能体会旅人的孤独。

中间两联用"微茫树影""迢递江声"营造出朦胧悠远的意境,"千帆落"与"一雁回"形成强烈对比,既展现江面的辽阔,又突出自己的形单影只。特别是"一雁回"这个意象,暗含"连大雁都知道回家"的潜台词,加深了思乡情绪。

最后两句用贡禹(汉代清官)的鹖冠(一种帽子)和王阳(汉代孝子)的书信两个典故,含蓄表达自己虽然漂泊在外,但依然保持着高洁品格,同时也在期待家书的到来。这种用历史人物自比的写法,既显得含蓄文雅,又让情感表达更有深度。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卷,通过孤舟、秋云、夜潮、雁影等意象的层层晕染,将漂泊游子那种既孤独又坚守的复杂心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妙的是所有景物描写都带着情感温度,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份挥之不去的乡愁。

张元凯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