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怪现象。
前两句描写孔庙的景象:槐树影子斑驳地盖在杏坛(孔子讲学的地方)上,儒家弟子们都当了大官。这里用"槐影参差"暗示儒家学说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尽高官"则明说这些读书人做官后只顾自己富贵。
后两句笔锋一转:现在却要让卖酒的商人来重修孔庙,这让我(诗人)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都不难。这里"酒户"代表被儒家看不起的商人阶层,诗人用这个反差极大的形象,尖锐地指出:连商人都比那些当官的儒家弟子更关心儒家文化的传承。
全诗的精髓在于: 1. 用对比手法:庄严的孔庙 vs 世俗的酒商,形成强烈反差 2. 讽刺矛头:表面骂酒商修庙不合适,实际是骂那些忘本的官员 3. 自嘲语气:最后一句用"找地缝"的夸张说法,增强讽刺效果
这种讽刺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喻,让普通人都能看懂其中的讽刺意味,同时又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为什么本该维护儒家传统的人反而不如商人?这种现象在今天是否也存在?
冯道幕客
五代时人。冯道镇南阳时,有酒户投状乞修孔庙,幕客题诗状后。《全唐诗》收此诗。出自宋李颀《古今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