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十七夜月 其五
冶兴犹浓,游情漫急,素鸾初到花里。魄已新添,提起前宵心事。
恨圆晖、圆不多时,刚两转、便难相似。游戏。是吴郎斧快,一边修去。
屈指休题七字。恐牛女河边,懵腾惊起。回笑嫦娥,瘦损而今方始。
但假借、算日为年,恰金雀、鸦鬟年纪。妍丽。喜秋光末减,馀波犹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农历十七的月亮,用非常生动的比喻和俏皮的语言,展现了月亮从圆到缺的变化过程,同时暗藏人生感慨。
上片(前八句): 开头说游玩兴致正浓时,突然看见月亮("素鸾"指月亮)升到花丛中。十七的月亮比十六又缺了一点("魄已新添"),让人想起前一天圆满的月亮,忍不住抱怨:月亮圆的时间太短了!才过两天就变样了。接着用了个有趣的想象:是不是吴刚用斧头把月亮砍掉了一块?(吴刚是神话里在月亮上砍树的人)
下片(后十句): 先说别急着算日子("休题七字"可能指"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时),怕惊动了银河边的牛郎织女。然后调侃嫦娥:你现在才开始变瘦啊!(用嫦娥消瘦比喻月亮变缺)接着把时间概念拉长:如果把一天当一年算,十七的月亮就像十六七岁的少女("金雀鸦鬟"形容少女装扮),虽然不如满月圆满,但依然美丽。最后欣慰地说:秋光还没消退,残缺的月亮也另有一番风韵。
全词妙在: 1. 把月亮拟人化,说它"瘦了""被砍",还牵扯到嫦娥、吴刚等神话人物 2. 用少女比喻月亮,新颖有趣 3. 表面写月缺的遗憾,实则欣赏残缺之美 4. 语言活泼,像在和朋友聊天说笑
核心思想: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不必执着于完美,生命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美。就像十七的月亮,虽不圆满,但青春靓丽;就像人生,青春逝去后,成熟风韵依然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