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斋宿致城隍清源渠渡龙君嶅山五神于州宅以祷始至雨洗尘自是间微雨辄随止旱气转深苗且就槁要神弗获某忧惧不知所出越癸亥日亭午率郡僚吏申祷于庭未移顷雨大挚旄(清抄本作至髦)稚呼舞皆曰

龙辀欲驾已多时,父老遮留一日迟。
秋菊寒泉何以报,精勤更写送神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官员为百姓求雨的故事,语言生动朴实,充满人情味。

前四句描述旱情严重:秋天连续干旱,庄稼快枯死了,百姓心急如焚。官员先是在州府设坛祈祷,刚开始有点小雨但马上停了,旱情反而加重。这里用"雨洗尘"形容雨小得只够打湿尘土,"苗且就槁"四字让人仿佛看到蔫黄的禾苗。

中间四句写再次祈雨:过了几天正午,官员带着下属在庭院虔诚祈祷,没想到很快大雨倾盆。百姓们高兴得手舞足蹈,老人孩子都在欢呼。这里"雨大挚旄"的描写很形象,雨大得像是天上在往下倒水旗(古代仪仗用的大旗)。

最后四句是点睛之笔: 1. 用拟人手法说"龙王爷其实早就想下雨了",但被当地百姓热情挽留多住了一天,把自然现象说得像邻里串门般亲切; 2. 用"秋菊寒泉"这样清新的意象表达谢意,说虽然祭品简单,但心意真诚; 3. 最后说要更认真地写首送神诗,体现古人"有始有终"的仪式感。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份官民同心的温情——官员真诚为民请命,百姓的欢呼就是最好的回应。把严肃的祈雨仪式写得充满生活气息,龙神像老友般可亲,大雨来临时的百姓欢腾场面尤其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