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簪

明簪倚修筠,抚揽自清绝。
明河夜无声,茅亭四檐月。
露寒鹤梦醒,山花落香雪。
白云虽无心,今宵傥怡悦。
持杯欲问之,忘言楚天碧。
渺然思美人,芙蓉似颜色。
乘鸾月明中,青霞拥鸾翼。
苒苒别离时,吹箫苦幽咽。

现代解析

这首《明簪》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月夜场景,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

开头两句写女子("明簪"指代)倚靠在修长的竹子旁,独自欣赏清幽的景色,营造出孤高清雅的氛围。接着描写夜晚的银河寂静无声,月光洒满茅草亭子的四个檐角,展现出一幅静谧的月夜图景。

"露寒鹤梦醒"四句用生动的意象继续渲染环境:寒露中鹤从梦中醒来,山花像香雪般飘落。连无心飘荡的白云,在这个夜晚似乎也感到愉悦。这里通过拟人手法,让自然景物都带上了情感色彩。

后六句转入抒情。诗人举杯想问明月什么,却望着碧空无言以对,表达出一种欲言又止的惆怅。他思念着如芙蓉般美丽的佳人,想象她在月光中乘着鸾鸟(传说中的神鸟),被青霞环绕飞翔。最后两句点出离别之苦,连箫声都显得悲伤哽咽。

全诗通过月夜、花落、鹤梦等意象,将思念之情与自然景物完美融合,既有对美景的欣赏,又暗含离别的哀愁。语言优美含蓄,需要读者细细品味字里行间的情感流动。最动人的是那种"想说又说不出"的思念,以及将情感寄托于明月、白云的浪漫想象。

彭炳

建宁崇安人,字元亮。留心经学,诗效陶、柳,喜与海内豪杰交往。驸马乌谷逊事以师礼。顺帝至正中征为端木说书,不就。有《元亮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