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晚年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四句用两组对比场景勾勒出隐居生活: 1. 东边篱笆下紫菊沾满露水(生机勃勃),西边屋里夜里独自捣着黄粱(生活简朴) 2. 草屋里空荡荡只剩鹤鸣(寂寞),松木院门不用锁,自然有白云当门(与世隔绝)
后四句转向内心独白: - 虽然年老仍爱读书,但重回喧嚣社会已提不起劲 - 自嘲说并非真有什么清高志向,实在是年老多病行动不便 ("龙钟"指老态龙钟的样子)
全诗妙在: 1. 用"紫菊/黄粱""玄鹤/白云"等具体物象让隐居生活可视化 2. 最后两句的自我拆穿特别真实——很多隐士其实是迫于现实,并非完全自愿 3. "白云当门锁"的想象既浪漫又凸显与尘世的隔绝
本质上是在说:人老了就会自然淡出社会,不必刻意追求什么隐士名声。这种坦率的态度反而让诗中的隐居生活显得更可信、更有烟火气。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