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帘

银蟾半露婵娟影,西风早、次第中秋天气。凉透小帘栊,乍夜长迟睡。

见说灵岩山色好,甚也不浓如归意。归未。趁西泠载酒,南园寻桂。

还又客里生朝,把金尊绿酒,与谁同醉。烟雨隔垂虹,望美人秋水。

桃叶妆楼团扇曲,但小草、鸾笺相寄。传示。送白萍一剪,碧云千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中秋前后,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全词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夜思乡图,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上半部分从秋夜景色切入:半轮明月洒下清辉,西风渐起,中秋将近。凉意透过窗帘,让人辗转难眠。听说灵岩山风景很美,但再美的景色也抵不过回家的渴望。"归未"二字突然转折,引出矛盾心理——虽然想家,却还是选择留在西湖边饮酒,去南园赏桂。这种"欲归未归"的纠结,正是游子最真实的心态。

下半部分聚焦生辰孤独:恰逢自己在异乡过生日,举起酒杯却无人共饮。隔着烟雨朦胧的垂虹桥,遥望心上人所在的方向。想起她或许正在闺房执团扇,只能通过书信传递思念。最后以"送白萍一剪,碧云千里"作结,让一叶浮萍承载着相思,飞越千山万水——这个意象既浪漫又带着淡淡的忧伤。

全词妙在将时间(中秋)、空间(异乡)、人生节点(生辰)三重元素交织,用"凉意"贯穿始终,既有"夜凉"的体感,更有"心凉"的孤独。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克制而深沉的思念:明明可以回家,却选择留下;明明很想见,却只寄书信。这种含蓄的情感表达,比直白的抒情更有韵味。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