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首 其一

才过清明春意残,落花飞恕便相关。
衔泥燕子时来去,酿蜜蜂儿自往还。
风静窗前榆叶闹(《名媛诗归》卷一九八作茂),雨馀墙角藓苔斑。
绿槐高柳浓阴合,深院人眠白昼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过后暮春时节的闲适景象,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宁静慵懒的春日氛围。

开头说清明刚过,春天的气息已经开始消退,凋落的花瓣随风飞舞。这里用"便相关"巧妙暗示人与落花产生情感共鸣——看到落花,人也跟着惆怅起来。

中间两联用四个动态画面展现春日生机:燕子忙着衔泥筑巢,蜜蜂往返采蜜;雨后的榆树叶子在无风时也轻轻晃动(或长得茂盛),墙角青苔被雨水洗得发亮。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能听到蜜蜂的嗡嗡声,闻到雨后泥土的清香。

最后两句把镜头拉远:槐树柳树投下浓密树荫,深宅大院里的人正在午睡,整个白天都显得悠闲漫长。这里"浓阴合"与"白昼闲"形成有趣对比——外面草木越是生机勃勃,越衬托出院内人的慵懒惬意。

全诗就像一组春日vlog镜头,从飘落的花瓣拍到忙碌的昆虫,再拍到斑驳的苔痕,最后定格在树荫下打盹的人。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些画面自然流露出对春日将尽的淡淡惋惜,以及享受闲适生活的满足感。最妙的是结尾那个午睡场景,让人读着读着也不禁想找个阴凉处小憩片刻。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