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 其三

东上日观峰,遐瞩天与平。东海直衣带,何有飞涛惊。

隐约桃都山,身如浮云轻。桃树手可接,如闻天鸡鸣。

万籁为之伏,九垓尽一声。须臾动天地,水光彻蓬瀛。

回首望旧乡,高呼卫叔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泰山日观峰后看到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充满奇幻色彩和豪迈气概。

开篇写诗人登上日观峰远眺,感觉天空与地面一样平,展现出泰山之高。他把广阔的东海比作一条衣带,说汹涌的海浪也没什么可怕的,突显了站在高处俯瞰时的开阔胸襟。

中间部分转入神话想象:隐约看到传说中的桃都山(神话中的仙山),感觉自己像云一样轻盈。伸手就能碰到仙桃树,仿佛听到天鸡报晓(神话中唤醒太阳的神鸡)。这一刻,世间所有声音都安静下来,整个天地间只剩下天鸡的啼鸣。

随后描写日出时的震撼景象:片刻间阳光照亮天地,连遥远蓬莱仙岛的海水都映得透亮。最后诗人突然回首望向故乡,激动地呼喊仙人卫叔卿(传说中隐居泰山的仙人),表现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全诗通过现实与神话的交织,把泰山日出写得既气势磅礴又仙气飘飘。诗人站在高山之巅,既感受到自然的壮美,又产生飞升成仙的幻想,最后那声对仙人的呼喊,正是凡人面对绝景时自然流露的震撼与憧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