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老人故地重游的感慨,语言平实却充满人生况味。
开头两句像在和老朋友聊天:"年轻时我来这里寻仙访道,没想到再回来已是四十年后"。用"觅仙缘"这种带点奇幻色彩的说法,暗示年轻时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中间四句是重游时的场景:老人坐着轿子穿过松林,听着山涧流水,发现青山依旧,只是自己已白发苍苍。"嗟老矣"三个字特别打动人,像一声轻轻的叹息,把岁月无情的感慨都包含在里面。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老人游兴正浓想写首诗,可还没写完,太阳已经斜照山腰。这个画面既真实又意味深长——就像人生总有些未尽之事,但夕阳西下的美景本身已是馈赠。
全诗妙在把"物是人非"这个老话题写出了新意。没有刻意煽情,只是用坐轿子、听泉水这些日常细节,配合"四十年""白发"这些时间刻度,自然流露出对光阴的感悟。结尾的"半峰斜日"尤其精彩,既是实景描写,也暗喻人生晚年,余味悠长。
赵公硕
赵公硕,浚仪(今安徽亳州东南)人。官侍郎,左朝散大夫。工书,赵不息(一一二一至一一八七)所撰宋中兴颂,为其所书。《鹤山集、祁阳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