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

江流远引背烟岚,平陆何年重举帆。
断岸插天危欲坠,六朝龙去祗空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江边景象,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

开头两句"江流远引背烟岚,平陆何年重举帆"写的是眼前的江景:江水远远流淌,背后的山间飘着雾气,平坦的陆地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船只扬帆。这里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暗示曾经繁华的水运如今已不复存在。

后两句"断岸插天危欲坠,六朝龙去祗空岩"更加生动:陡峭的江岸高耸入云,仿佛随时会崩塌;而传说中六朝时期的"龙"(可能指帝王或祥瑞)早已消失,只留下空荡荡的山岩。诗人用"龙去"暗喻朝代更迭、繁华消逝,而"空岩"则象征着历史的无情和自然的永恒。

整首诗通过江、岸、岩等自然景物,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叹。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景物自己"说话":陡峭的岩壁、空旷的江面,都在默默诉说着时光流逝、盛衰无常的人生哲理。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沉的歷史厚重感。

曾极

抚州临川人,字景建,号云巢。曾滂子。承家学。朱熹得其书及诗,大异之,遂书问往来,期以深望。因题诗金陵行宫龙屏,忤丞相史弥远,谪道州,卒。有《舂陵小雅》、《金陵百咏》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