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时,游子在外思乡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一句"几回客里度重阳"直接点出主题:诗人已经在外地过了好几个重阳节了。重阳节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自在外,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愁。
第二句"五岭兹辰望故乡"写诗人在五岭这个地方眺望故乡。五岭在古代是岭南地区的代称,说明诗人离家很远。"望"这个动作特别传神,把游子思念家乡的心情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中间四句用了两个典故:"薏苡"和"丹砂",都是南方特产。诗人说不会把这些特产带回京城,也不会为了炼丹而留在南方。这其实是表达自己不愿为了功名利禄而放弃回乡的决心。
"竹林客散"和"菊径花繁"两句写重阳节后的景象:朋友们都散了,菊花依然盛开。这里透露出一种孤独感,但"尚未荒"又带着希望,暗示虽然现在孤单,但家乡的菊花还在等着自己。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等到明年回到京城,一定要好好庆祝重阳节,痛饮美酒。"宠锡"这个词用得很有意思,把喝酒这件事说得像接受恩赐一样隆重,可见诗人对回乡团聚的渴望有多强烈。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把一个在外游子思念家乡、渴望团聚的心情写得特别动人。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现在虽然孤单,但未来一定会团聚"的乐观期待,让读者在感受到乡愁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温暖和希望。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