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岁大饥莆中民风八首 其六

到处山坳与水滨,家家门户蔽荆榛。
丁男尽出无鸡犬,风物萧条愁杀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饥荒年代的凄凉画面。

诗人用白描手法写道:无论走到山间还是河边,家家户户都用荆棘树枝遮挡着破败的门窗。村里所有青壮年都外出逃荒了,连鸡犬的叫声都听不见。整个环境萧条冷清,这景象让人看了愁苦万分。

诗人通过三个递进的细节展现饥荒的严重程度:先是整体环境(荆棘遮门)→再是人员流失(壮丁逃荒)→最后连家禽牲畜都绝迹。这种层层深入的描写方式,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风物萧条"四个字背后的惨状。最后一句"愁杀人"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这种景象时揪心的痛苦。

全诗没有直接写饿殍遍野,但通过村庄人去屋空、生机断绝的侧面描写,反而更强烈地传达出饥荒的可怕。这种含蓄克制的表达方式,比直接描写惨状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