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张灯后苑以麦灯居中吾州所产也

江南五月麦初黄,野老殷勤进上方。
织就丝丝冰比洁,镂成叶叶玉分光。
谁高市上千金价,不比宫中七宝装。
闻道圣人昭俭德,莹然一盏照中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盏用麦秆编织的朴素宫灯,通过对比手法赞美了简朴美德。

前四句用生动的画面感描写麦灯的制作过程:五月江南麦子刚黄时,乡野老人恭敬地将麦秆进献宫廷。匠人把麦秆撕成细丝编织(像冰一样洁白),又雕刻出叶片形状(像玉一样透亮)。这里用"冰洁""玉光"形容麦秆的天然质感,突出工艺的精巧。

后四句通过强烈对比升华主题:市面上的华贵宫灯价值千金,但这盏麦灯不靠珠宝装饰取胜。听说圣明的君主崇尚节俭,这盏莹润的麦灯就像美德之光,被郑重地悬挂在大殿中央。诗人用"千金价"与"七宝装"反衬出麦灯的朴素,最后点明"俭德"才是真正的光彩。

全诗妙在"以小见大"——通过一盏普通麦灯,既展现民间智慧(能把麦秆做得比珠宝还美),又歌颂统治者不尚奢华的品德。麦灯散发的不只是自然光泽,更是道德光芒,这种"越朴素越珍贵"的价值观在今天依然值得品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