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存为叶博士作

道一而二,阖辟周还。
孰职为之,有极兹先。
继善成性,吾斯以立。
作息出入,若主有室。
洞灵湛虚,吾斯其居。
物备用周,靡完弗初。
或窒于牖,或狂弗守。
物物之糅,斯旷斯有。
若隙之多,其明晰晰。
由扩而充,无远弗暨。
如镜之尘,不遂于拭。
如泉之蒙,不疏以力。
杲杲出日,曀曀其阴。
何有何亡,于剧用淫。
交万吾前,穷日有积。
廓然太清,上下森植。
勿欺以慊,曰诚其意。
心身家国,正修齐治。
曷维其功,吾欺有存。
戒慎恐惧,于弗睹闻。
何几之术,载省于独。
屋漏弗愧,矧炤于伏。
恒焉存存,曷出匪门。
性焉反焉,孰为先民。

现代解析

这首《原存为叶博士作》探讨了人性修养与天地规律的关系,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人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完善自我,通过真诚反省达到内外和谐

全诗分为四个层次展开:

1. 自然规律与人性基础(前八句) 用门窗开合、日出日落比喻宇宙运行的规律,说明人性本善就像完好的房屋,需要顺应自然规律生活。"继善成性"指出人通过积累善行完善本性,就像打理自己的家一样经营人生。

2. 修养面临的障碍("或窒于牖"至"于剧用淫") 用生动的比喻描写修行困难:像被窗户挡住光线、像镜子蒙尘、像泉水浑浊,说明人容易被外物迷惑。阴晴不定的天气象征内心波动,提醒人不要被表象迷惑而放纵欲望。

3. 修养方法("交万吾前"至"曰诚其意") 提出具体方法:每天积累善行("穷日有积"),保持内心如晴朗天空般清明。"正修齐治"强调从端正内心开始,逐步扩展到管理家庭、治理国家,体现儒家修身的递进思想。

4. 修养的最高境界(最后十二句) 用"屋漏不惭愧"强调慎独的重要性——即使独处也要严于律己。通过"戒慎恐惧"的持续自省,像擦拭镜子一样净化心灵,最终回归纯真本性("性焉反焉"),达到与古圣先贤比肩的境界。

诗中巧妙运用门窗、镜子、泉水等日常意象,把抽象的哲学思考具象化。特别是"如镜之尘"的比喻,生动说明心灵需要持续净化;"杲杲出日"的天气变化,形象反映修行过程中的心境起伏。这种将深刻哲理融入生活观察的写法,既通俗易懂又引人深思。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