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天津

山光翠叠老龙鳞,故国遗墟草自新。
世事尽随伊阙水,行人独踏汉宫尘。
北邙高冢元无主,金谷残花不系春。
却恐杜鹃今再至,天津桥上客伤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天津桥时看到的景象和内心的感慨。

前两句写景:山色青翠,像老龙的鳞片一样层层叠叠;故国的废墟上,野草又长出新绿。这里用“老龙鳞”形容山峦的苍劲,而“草自新”暗示时光流逝,自然依旧,但人事已非。

三四句转入感慨:世间的纷扰就像伊阙的河水一样流走了,而行人独自走过汉宫的废墟,踏起历史的尘埃。“伊阙水”象征变迁,“汉宫尘”代表过去的辉煌,如今只剩荒凉。

五六句进一步对比生死与繁华的虚幻:北邙山上的高大坟墓早已没有主人(指权贵终将消逝),金谷园里的残花也留不住春天(象征富贵荣华终会凋零)。这两句用具体的历史典故,表达盛衰无常的哲理。

最后两句回到现实:只怕杜鹃鸟再次飞来(杜鹃啼血象征悲伤),让站在天津桥上的游子更加伤感。这里的“客”可以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是泛指漂泊的人,面对历史遗迹,难免触景生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废墟、流水、残花等意象,表达了时光无情、繁华易逝的感慨。诗人漫步古迹,看到的不仅是眼前的风景,更是历史的沧桑,从而引发对人生和时代的深沉思考。语言凝练,意境苍凉,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