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暝

春烟绿濛濛,吹入薜萝径。
暝色赴疏钟,花香落清磬。
閒房禅诵歇,空谷鸟声定。
何处松风来,幽人扶杖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黄昏,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写视觉:春天的薄雾像绿纱一样轻柔,飘进长满藤蔓的小路。"绿濛濛"这个叠词用得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到雾气在眼前流动的样子。

中间四句转入听觉描写:暮色随着稀疏的钟声蔓延,花香似乎随着清越的磬声飘落。禅房里的诵经声停了,山谷里的鸟鸣也渐渐安静。这里用声音来衬托环境的静谧,钟声、磬声、鸟鸣都是短暂的声音,反而让环境显得更安静。

最后两句突然有了动静:松林间吹来一阵风,隐居的老人拄着拐杖静静聆听。这个结尾特别妙,就像电影镜头突然给到一个特写,让整幅画面活了起来。"幽人"的形象给人无限遐想,仿佛能看见他站在暮色中,衣袂被松风吹起的画面。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最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春天山林的静谧之美。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多享受这份宁静,但通过"扶杖听"这个动作,把那种物我两忘的闲适心境完全表现出来了。读这首诗,就像跟着诗人一起走进了那个春日的黄昏,能闻到花香,听到钟声,感受山风的清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