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子象先罢公试归知武林动静成古风三首 其二

野鹤入鸡群,猿岂王孙辈。之人定忘物,未足言身世。

丹山两凤皇,为谁来哕哕。灵龟发与肣,可以卜隆杀。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动物比喻人的处境和命运,充满哲理趣味。

前四句讲"鹤立鸡群"的道理:野鹤混在鸡群里显得格格不入,猿猴怎能冒充贵族?真正超脱的人早已看淡外物,更不会在意世俗身份。就像丹山上的凤凰(象征高洁之士),它们鸣叫不是为了讨好谁,而是天性使然。

后四句转向占卜意象:灵龟(占卜用的龟甲)的龟壳可以预测兴衰。这里暗喻人生起伏自有规律,不必强求。就像凤凰不会为凡人鸣叫,真正的高士也不会为功名利禄折腰。

全诗通过对比"鹤与鸡"、"凤与凡鸟"、"灵龟与俗人"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保持本真、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赞赏。最精妙的是把抽象的人生哲理,用具体生动的动物形象来表现,既好懂又耐人寻味。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