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江西文派有新图。诗律嗣东湖。十首齐安书事,君王曾问相如。
牙签B33D架,银钩落纸,美玉明珠。见说诏岁金匮,后来天下浑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朝中措》用轻松明快的语言,赞美了江西文人才华横溢、作品珍贵的景象。我们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1. 江西文坛的繁荣 开篇直接说江西文派有了"新图"(新气象),特别提到他们的诗歌继承了"东湖"(可能指某位前辈或流派)的风格。还举了个具体例子:有人写了十首关于齐安(地名)的诗,连皇帝都好奇作者是谁,比作汉代才子司马相如——用"君王曾问"这种生活化场景,侧面烘托文人地位之高。

2. 作品的珍贵程度 用三个比喻形容他们的创作:像"牙签"般整齐排列的书架(说明著作丰富),字迹如"银钩"有力(夸书法漂亮),内容像"美玉明珠"一样有价值。这里没有抽象夸赞,而是用具体可感的物品让读者直观理解作品的精良。

3. 后世的罕见性 结尾说:听说皇帝把这些作品收藏在"金匮"(贵重箱子)里,但感叹后来天下再也难见这样的佳作。用"浑无"(完全没有)的强烈对比,突出这批文人作品的不可复制性。

核心魅力: 全篇像聊天一样列举事实——从皇帝的好奇心,到笔墨纸砚的细节,再到皇家珍藏的结局,用一系列"证据"让读者自己感受到:江西这群文人确实厉害,他们的作品值得被记住。没有空洞赞美,只有鲜活的故事和画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