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春日里一段纠结又煎熬的相思之情,用非常生动的比喻把恋爱中那种患得患失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开头用"叠叠巫山"和"茫茫鄂渚"两个壮阔的山水景象,表面说山不算高、水不算远,实际在说:再大的阻碍都比不上漫漫长夜里的相思难熬。这里的"可怜宵"特别传神,把夜里辗转反侧、孤枕难眠的状态写活了。
中间两句用了两个绝妙的比喻:"如豆蔻"形容两人心意欲说还休,就像豆蔻花苞半开半合;"是芭蕉"说心事像芭蕉叶一样千回百转,把恋爱中那种甜蜜又忐忑的矛盾心理具象化了。
最后一句最扎心:东风吹得百花盛开,却不管相思的人儿为情所困。用"倩魂消"三个字,把为爱消瘦、魂牵梦萦的状态写得既唯美又心酸。
整首词就像在拍一部爱情电影:有远山近水的空镜头,有特写豆蔻芭蕉的细节,最后定格在东风中独自憔悴的身影。把想说又不敢说的暗恋、甜蜜又痛苦的单相思,都融化在了春天的背景里。
丁澎
(约1622—1686)清浙江仁和人,字飞涛,号药园。回族。顺治十二年进士,官主事。充河南乡试副考官,荐升郎中。科场案起,以违例被劾,谪塞上五年。工诗。早年与毛先舒、柴绍炳等人称“西泠十子”,后又与宋琬、施闰章等人号“燕台七子”。有《信美堂诗选》、《扶荔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