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苦寒行》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严寒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开头两句“严寒动八荒,刺刺无休时”形象地描述了寒气遍布四方,持续不断。这种严寒不仅仅是自然现象,还象征着难以摆脱的困境和痛苦。
接下来“阳乌不自暖,雪压扶桑枝”进一步描绘了寒冷的极端,连太阳也感到寒冷,无法自我取暖。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即便是最高贵的事物也难以抵御严寒,暗示了生活中的各种无奈。
“岁暮寒益壮,青春安得归”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即使到了岁末,寒冷依旧强烈,而青春却难以归来,意味着生命的不可逆和时间的无情流逝。
最后两句“朔雁到南海,越禽何处飞”形象地说明了无论迁徙多远,也无法逃脱严寒的笼罩,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希望的追寻,却始终难以实现的无奈。
最后一句“谁言贫士叹,不为身无衣”则是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反问,表达了即使是最贫穷的人,发出的叹息也不是因为没有衣物可穿,而是为了表达对生活困境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寒气、鸟儿迁徙等具体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人文关怀。
刘驾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