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海夜送谢秋浦北上

东北狼烟接大溟,送君又上短长亭。
露华今夜无穷白,灯火于人分外青。
折柳歌寒香海月,落梅风散楚江萍。
故都到日当豪饮,会看旌旄下进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年代中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苍凉与豪情交织的复杂情感。

开头"东北狼烟"直接点出边境战事紧张的大背景,烽火连天暗示国家动荡。诗人送友人北上,在"短长亭"(古代送别之地)依依惜别,透露出乱世中离别的不舍与无奈。

中间四句通过景物烘托离情:寒夜露珠显得格外苍白,灯火在黑暗中显得特别青冷,这些意象都在渲染离别的凄凉氛围。"折柳""落梅"两个经典送别意象,配合"歌寒""风散"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月光下随风飘散的柳枝和梅花,听到忧伤的送别歌声。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想象友人到达故都后的场景:应当痛快畅饮,期待看到军队凯旋归来。这里"豪饮""旌旄"的豪迈意象,与前面的凄凉形成强烈对比,展现了乱世文人既忧国忧民又不失豪迈的气概。

全诗就像一部微电影:开篇是战火纷飞的大背景,中段特写月夜送别的伤感细节,结尾突然切换到对胜利的期待。这种悲壮与豪情并存的写法,让读者既感受到离别的愁绪,又看到乱世中人们依然怀抱希望的精神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