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水如鉴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沉。
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清澈的水比喻高尚的品德,用非常形象的方式告诉我们做人要像水一样纯净正直。

开头说圣贤喜欢用水打比方,因为最善良的品德就像深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水看起来洁白透明,其实是因为它内心纯净无瑕。接着用水的特性比喻人的品格:水遇到浑浊的东西不会变脏(浇浮知不挠),污浊的东西也难以污染它(滥浊固难侵),就像正直的人不会被坏风气带偏。

"方寸悬高鉴"是说心里要像挂着一面明镜,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这样人生就不会虚度(生涯讵陆沉)。后面说面对清泉要自我反省,像照镜子一样审视自己。最后点出主旨:把廉洁谨慎的家风传下去,这样的好名声才能流芳百世。

全诗妙在把水的物理特性(清澈、不易污染)和人的道德品质(正直、廉洁)完美对应,通过日常可见的泉水,让抽象的道德观念变得具体可感。诗人不是在说教,而是用水的形象让我们自然体会到:做人就要像澄澈的水,内心干净,不受污染,这样才能活出有价值的人生。

崔颢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