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悲壮的画面,纪念了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
前两句"起蛰蛟龙运厄阳,冤禽沉石海南香"用神话意象暗喻革命:冬眠醒来的蛟龙(革命力量)遭遇厄运(起义失败),像精卫鸟衔石填海一样悲壮(烈士们用生命播撒革命火种)。"海南香"既指精卫填海的典故,也暗含烈士精神永存的意思。
后两句"可怜碧血殷花埭,记取他年牧马场"转为写实: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花埭(广州地名),但诗人预言这片土地终将变成和平的牧场。这里用鲜血与牧场的强烈对比,既痛惜牺牲,又坚信革命终将成功。
全诗最动人的是将悲剧与希望交融——既有"碧血殷花埭"的惨烈,又有"他年牧马场"的曙光,用神话与现实交织的手法,让烈士的牺牲既有神话般的崇高感,又落地为具体的革命信念。